“玉关春色晚,金河路几千。琴悲桂条上,笛怨柳花前。”这是唐代诗人上官仪在其经典之作《相和歌辞·王昭君》中所写的动人诗句。

王昭君,本名王嫱,字昭君,生于公元前54年。当时,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受其兄郅支单于之败,迁至长城以外的光禄塞下。他寻求与西汉缔结友好,约定“汉与匈奴为一家,毋得相诈相攻”。此外,他三次进入长安请求与汉元帝进行和亲。王昭君得知此事,主动提议出塞和亲。到达匈奴后,她被尊称为“宁胡阏氏”,意为王后,象征着她将为匈奴带来和平与繁荣。最终,在西汉的支持下,呼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,与汉朝建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好关系。

王昭君出塞的传奇故事,在中华历史中被传颂千古。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挥毫为其作诗,以纪念这位深情的女子。白居易的诗中描述:“满面胡沙满鬓风,眉销残黛脸销红。愁苦辛勤憔悴尽,如今却似画图中。”表现了对昭君玉颜憔悴的深深惋惜。而诗仙李白则这样写道:“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。一上玉关道,天涯去不归。”描述了昭君出塞后的无尽思乡之情。

“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”这位美丽的女子,她的余生未能回到故里,留给后世的,仅是那青冢上的回音和关于明妃的传奇。据统计,关于昭君的诗篇已存世七百余首,及戏曲、小说四十余种。不论是为她歌颂还是为她惋惜,王昭君已成为了传世的悲情女子形象。

那王昭君在漠北的生活究竟如何呢?

身前事尚不得知,但由敦煌出土文献《王昭君变文》记载,在昭君去世之后,匈奴衙官为表哀恸之情,以刀割面,有的族人还割去耳朵、鼻子等器官哭丧。据专家考究,这是匈奴某些部落的丧葬礼制。

虽看起来有些血腥,但在敦煌莫高窟158号洞窟的《王子举哀图》中,我们也可以看出匈奴打扮的人,有的用刀割自己的耳朵,有的准备自刎,这种以自残来表达哀思的方式正是他们的丧葬礼制。在《弟子举哀图》中,也同样描绘了匈奴人围绕王昭君跳着自残舞,以哀悼王昭君的画面。

王昭君是勇敢的,以小女子的身份,将中原的知识带给边塞以换平安。但王昭君亦是悲哀的,一去胡地终不归。

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作诗以纪念,在今天也正有这样一首歌,为了王昭君而唱。

《王美人》是由才华横溢的李小建执笔、谭畅精心谱曲、经验丰富的谢斌监制、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精湛演奏,而新国风歌坛的璀璨之星、朱韵老师为其倾情演绎。

“玉关春色晚,金河路几千。琴悲桂条上,笛怨柳花前。”这首歌曲灵感源自唐代诗人上官仪的经典之作《相和歌辞·王昭君》,其旋律开端以筚篥为引子、随后悠扬的笛声,瞬间展现了浓烈的边境之情。仿佛映照出王昭君持琵琶的身影,在漫天飞沙的塞外,眼望远方的大雁,琴声中透露着浓厚的乡愁与期盼,情感真挚,引人深思。

这首《王美人》在创作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颖性,成功实现了中西音乐的巧妙融合,还巧妙地融入了民族音调,让人心生暖意。朱韵,这位科班出身的新国风代表,以其独树一帜、充满故事性的嗓音,完美解读了上官仪笔下的哀伤与寂寥。

在这个时代洪流中,歌曲已不再仅仅是歌曲,而是承载历史和文明的载体。历史是我们的纽带,它融合了丰富的教诲和意义。也许,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我们需要这样的音乐,让历史的回响再次盘旋于耳畔,引导我们深入思考。因为只有真正认识、尊重并传承历史,我们才能更有力地塑造未来,让音乐成为时间的见证者。

朱韵,新时代音乐领域中的璀璨明星,凭借其悠扬的嗓音和独具匠心的编曲,完美诠释了新国风的艺术韵味。她的创作不仅深深植根于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解读,更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审美与情感的细腻描绘。《王美人》正是这种融合的典范,朱韵将古老的历史故事通过她独有的方式传达给现代听众,使他们在音乐的涟漪中体味历史的沧桑与动人之处。她以歌声为历史织就了情感的桥梁,赋予了人们对往昔的更为深沉的领悟。

时至2023年,王昭君的传奇透过《王美人》这扇窗,再次被赋予生命。我们满怀期待朱韵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中国风佳作,让历史的精彩故事在她的歌声中得以继续流传,展现我国文化的深邃与博大。